工匠精神是近年来的热点,工匠精神一直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在我们身边,也不乏具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和个人。然而长期以来,工匠精神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什么是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2016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工匠精神”:“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时隔一年,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提“工匠精神”:“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一群追求极致干实事的工匠,他们对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细细打磨,越做越精细。他们对自己的工作丝毫不马虎,致力于打造自己的品牌。
这次我们有幸采访到了景德镇市民创陶瓷有限公司的骆孝民和他创建的品牌“名创彩”。
迈进公司的那一刻,映入眼帘的就是琳琅满目的精美瓷器,各种图案的茶杯茶壶,一个一格地摆放在柜中,尤其在一盏盏小灯下显得更加精美绝伦,让人看一眼就想触摸。
这几年国内喝茶的热度上涨,热衷于茶器的人也在大量增加。见到骆总时,他也是热情地泡着茶,用的正是我们在货物架上看见的那一类茶具。从茶杯来讲,无论是手感还是喝茶时的触感都很细腻,杯上的图案特别细致,完全经得起细看。
在交谈的过程中,骆总和我们谈到做陶瓷生意和自己做陶瓷,他表示现在做这种高端陶瓷生意太难了,自己付出的心力太多,投入的成本高,风险也就大了。一旦失败那损失的就更多。的确,在瓷上作画和在纸上是不一样的,可能在纸上可以把线条什么的都画得很好,但一到瓷器上效果可能就不行。因为瓷器上的釉流动性强,想要画精画细就特别难,而且,泥坯烧成瓷之后还会变小,会收缩,所以画瓷时难度系数就特别高,即使这么难,骆总的瓷器还是可以有高清的状态,放大之后也是很好看的,线条都是很清晰的。
放
大
后
闲聊片刻后,骆总就给我们介绍了他的瓷器,这一次主要是介绍杯子,他还亲自向我们演示了他做的杯子的特点。
首先,它的表面特别光滑,特别精致,杯子表面的图画是水墨画,结合纯金打造杯底,使得杯子更精美高端,骆总将杯盖沾上水,再与杯子合起来,旋转几周后便捏着杯盖将杯子一起提了起来,且不会掉落,这对杯子与杯盖的密封性要求是很高的,它能提起来足见起密封度之高。
其次,杯子的通透性特别好,在灯光的照射下是玲珑剔透的,杯上的画也显得更加清晰了,着实迷人。
表面
内壁
最后关注的点是它杯上的图案的分辨率,因为很多瓷器上的图是平常看就很好看,可一放大就是糊的,骆总的瓷器不这样,我们拍了几张杯上的图案,放大了看也依旧清晰,人物也依旧有神,足见其分辨率之高。这也许就是他的瓷器的高超之处 ,将每一件事做到极致,精益求精,事情做实了,也就树立自己的品牌了。
多图预警
下面是一些骆总的主打产品——高温釉下五彩瓷
随着工业化的迅猛发展,许多传统手工业都消失了,但工匠精神作为一笔宝贵的“商业文化遗产”,仍有必要被很好地继承和发扬。
景德镇陶瓷泰斗王锡良老师为“名创彩“品牌题名。
所以,这些“工匠”们,应该被我们认识,“一份专注,淬炼出时光的品质;一份坚守,琢磨出情怀的精致;他们的手,有毫厘千钧之力;他们的眼,有秋毫不放之工;他们兢兢业业,让平凡有了梦想的温度。他们是大国工匠,是‘中国制造’的时代精神。”而这种精益求精,专注做事的精神也是我们该学习的。